「媽媽,我可以不參加畢業旅行嗎?」
聽到兒子這麼問,我的第一個念頭是,怎麼可能有人不想參加畢業旅行?
不過,不久之前,兒子也問了類似的問題:「媽媽,我可以不參加校外教學嗎?」
這學期的校外教學是去六福村。
兒子喜歡看知識性的東西以及看表演,總是一項一項慢慢看清楚學仔細,其他小朋友沒興趣也沒這個時間;其他小朋友喜歡緊張刺激的遊樂器材,兒子膽小,絕大部份都不敢搭乘。「老師規定我們必須分組活動,可是我跟大家一起排隊排半天,排到了我又不坐。我想看表演,可是同學們都不想,我也不能自己去。」聽起來好像是有點無奈加無趣。「那你跟同學一起排隊的時候可以跟大家聊聊天啊!不想玩遊樂器材,也可以帶相機幫大家照照相。」媽媽幫忙出一些點子。
兒子有嚴重的偏食。你說讓他餓肚子他就可以改掉?哪那麼容易!就像某問卷量表上所要評估的其中一項:「是否對味覺的反應特別敏感(如,嚴重的偏食)?」「答:總是如此。」從一年級到現在六年級,每天中午的水餃便當仍然是他的最愛。出門可怎麼辦呢?「那你可以自備喜歡的食物帶去吃啊!」自製起司火腿三明治(絕對不能加美乃滋或蕃茄醬)、洋芋片、起司餅乾、葡萄口味果汁,平常不太給吃的零食,為了鼓勵他參加校外教學,通通開放!
校外教學的前一週,兒子生了一場病,請假在家休養一個星期。到了前一天,兒子已經痊癒兩三天了,開開心心地準備齊全;當天一早,兒子說「媽媽,我應該會有事情可以做,相機就不帶了!」然後也算是充滿期待地出門。
那天傍晚回家,兒子怎麼一副憔悴的樣子?!原來兒子往返路上都在暈車。遊樂器材一項都沒玩已經不算意外了,天氣不佳加上生病剛好,整趟校外教學都在身體不適中度過。連最喜歡的零食果汁通通都是帶去又都帶回來,只吃了維生所需的三明治和水。媽媽看了好心疼,早知如此,讓他在家悠閒舒適地度過一整天,不也是很好嗎?
前天晚上睡覺前,兒子拿出畢業旅行通知單,說:「媽媽,我可以不參加畢業旅行嗎?」媽媽先是出了一些主意,看能不能讓兒子變得想參加一點,但兒子似乎意興闌珊。通知單暫且擱著不回。等到昨天放學後討論,兒子又問:「媽媽,妳很希望我去參加畢業旅行是嗎?」
「媽媽是希望你能去體驗,六年一次的畢業旅行,也是第一次的畢業旅行,好難得的經驗。像營火晚會,這種只有整個學校出去旅行才會有的活動,跟家人出門是不會有的。小時候我們出去玩的時候遇到別的國小的畢業旅行,你在旁邊也玩得好開心啊!而且,有些活動你總是要跟同學朋友一起才有機會體驗,總不能都只能跟家人出門啊!」
「可是其他活動我都沒有興趣,九族文化村的遊樂器材我又都不敢玩;我想看表演同學也都沒興趣,老師又規定要整組一起活動。而且路途好遠,可能又一路都在暈車。」
「學校會帶你們去DIY作手工板凳喔!你不去就沒有你自己的板凳了也…」
「沒關係,上次我們去北海道就有DIY作過整張椅子了啊!那種有自己釘釘子的更好玩,我們還把椅子帶回來了。
「而且出去三天,我是不是要自己準備三天份的饅頭和吐司?還是有什麼是我可以吃的東西又可以放三天的?
「而且我並沒有只跟家人出門啊!像上次跟張老師和資優班同學們去住露營車,還有烤肉和騎車的活動,我就很喜歡啊!
「而且……萬一住到會過敏氣喘的房間,我可以晚上臨時回來嗎?」
這個問題一下子戳中了媽媽的死宂。
好吧,不去就不去。既然他真的那麼沒興趣,而且還有不小的氣喘發作的風險,那麼媽媽與其說服他勉強去參加三天的活動,還不如讓他在家安安穩穩待個三天吧!也省得自己擔心。
我家有個不參加畢業旅行的孩子。結案!
(附圖:年初去北海道,回程往機場的路上在札幌站前通地下街遇到建築公會(?)的免費DIY體驗活動,其中一項是自己動手作小椅子,最後兩兄弟一人做了一張椅子回家。)
留言列表